大萧条时代的美国梦
「最好的计划,不管人和鼠,往往都会落空。」
这是诗人罗伯特·彭斯(Robert Burns)诗歌《致老鼠》(1785)中的一句。他写这首诗,是因为有一天在犁地的时候不小心弄翻了老鼠窝,自己非常愧疚,于是慨叹人生也像这老鼠窝一般,总会被不可控的偶然所操纵,造化弄人。
彭斯是一位苏格兰农民诗人。苏格兰的农民成为诗人,这是罕见的。他时常歌颂劳动者的自然之美,淳朴的感情,在英国诗歌历史上,显得尤为难得。
▲诗人彭斯(1759—1796),英国著名诗人,他的诗歌从祖国、社会、田园,直至个人的心灵悸动,都表现出淳朴、高尚的追求。他复活了苏格兰民歌,代表作就是改编的苏格兰民歌《友谊地久天长》。
在彭斯这首诗歌问世150多年以后,它感动了一位美国的工人作家,那就是《愤怒的葡萄》的作者约翰·斯坦贝克(John Steinbeck)。他受到「最好的计划,不管人和鼠,往往都会落空」这句话的影响,写出了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《人鼠之间》。
斯坦贝克希望通过小说来回应彭斯的这首诗。在他看来,大萧条时代的工人,生活在鼠与人之间,他们的生活也受着命运无常的捉弄。
▲《人鼠之间》
作者:约翰·斯坦贝克
译者:李天奇
出版社:人民文学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18
这部书一经出版,就获得了极大成功,最终成为斯坦贝克最具代表性、最畅销的作品,也是为无数读者传诵和喜爱的作品,并使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得了迟来的诺贝尔文学奖,在颁奖词里,我们得以窥见斯坦贝克的文学风貌:
「他的同情心总是在受压迫的、无法适应环境的和受挫折的人一方,他善于将生活的单纯喜悦与残酷而阴冷的对金钱财富的贪念作对比。然而,在他的作品中,人们发现了美国人的本质。」
和彭斯一样,斯坦贝克也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待过农场,当过工人的作家。他曾在牧场、甜菜厂等各种工地做过工人,和最底层的人们待在一起,他能体会他们劳累的生活,也能理解底层人卑微的理想。这本《人鼠之间》就是写流浪的季节工人的「最好的计划」,写他们「计划」的落空,让人读后不禁感慨万千。
01.
在号子里烂掉也没人在乎
在短短七万字的小说中,斯坦贝克完整地展现了一条惊心动魄的故事线,以及故事背后宽广的历史画卷和美国社会深刻、复杂的矛盾。整体上看,故事以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为主线,写的是美国大萧条时代的工人生活。
大个子莱尼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工人,他因为智力有缺陷,一直保持着儿童般的心智,给人感觉有些痴呆,被人称为「疯子」。陪伴他的是小个子乔治,他虽然自己「也不聪明」,但跟莱尼在一起,却「显得可聪明了」。他们有一个梦想,就是以后能够不再当流浪的季节工人,能够有自己的一小块土地经营,为此他们准备攒钱。
可是由于莱尼的心智,他们屡屡碰壁,经常「犯事」。
▲《人鼠之间》电影剧照,1939年美国版,乔治(左)与莱尼(右)在电影开头,被巴士送到农庄附近。
故事开始于两人刚刚从一个小镇逃出来:莱尼见到一个姑娘的裙子好看,就抓着不放,让人当作了强奸犯。于是,乔治就带着莱尼逃窜,来到了一个农场,在那里扛麦子。眼看他们有了合伙人,也差不多凑够钱买地了,莱尼却不小心杀了人,一切都幻灭了。
乔治最终在梦想和现实中做了选择,含泪杀掉了莱尼,故事结束。
斯坦贝克设计了莱尼的这个形象,其意图很明显,他是想要在这个呆傻的「疯子」身上最有张力地表现理想。乔治因为和莱尼在一起,互相陪伴,才与众不同。
整个故事因此成了堂吉诃德式的,他们不断地遇到不同的人,可所有人都觉得他们「奇怪」,因为他们还有理想,而这个理想在其他人看来是可笑的。
其他的工人也有过这种理想,即过上平稳、殷实的生活,但他们最终都向现实屈服了,满足于赚得的微薄工资,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贫苦。他们只能试图在贫苦中寻找幸福,而对真正的幸福,却早已放弃,甚至当看到莱尼和乔治,会自然像「过来人」一样劝他们放弃。
作为「流浪的季节工人」,他们甚至没有一个雇佣他们的固定的农场,他们只能不断流浪,好的季节就多挣一些,差的季节就只能省吃俭用,勉强活着。可就算他们有了一个长期的岗位,也总会由于莱尼的「捣乱」而告吹。
显然,就像乔治自己说的那样,没有莱尼这个累赘,他会「过得很开心」。有了莱尼,乔治就需要时刻不停地纠正他「犯的事儿」。
可是,乔治又不能抛弃莱尼,其原因一方面当然是乔治的善心,他害怕没有他,莱尼会「活不下去」,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,正是莱尼的幼稚给了他培育梦想的温床。
乔治能够预料到没有莱尼,他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,他坦言道:
「我会在这儿干一个月,拿到五十元,去某个差劲的妓院待一夜。或者去打台球,一直打到其他人都回家。然后我再回来工作一个月,再拿五十元。」
这就是斯坦贝克想要描述的,所有工人的生活。他们在某个农场、工地干活儿,把挣来的钱花在喝酒、打台球、抽烟、逛妓院上,然后再去下一个农场、工地。
这种生活是无望的,可怜的。
没有莱尼的乔治就会是这样,在小说的最后也确实是这样,乔治最终走向了这种生活。他枪杀了莱尼,就和另一个工人斯林姆去「喝一杯」,走向了他该走的路。
▲约翰·斯坦贝克
这是大萧条下工人的缩影。三十年代初的美国,在曾经的辉煌后一落千丈,人们的「美国梦」纷纷被击碎了,取而代之的是哀鸿遍野,底层人对一切改变都放弃了想象。这就不难理解乔治和莱尼引起的那些质疑和嘲笑,他们那低微的要求在旁人看来却是奢望。
当乔治与莱尼相依为命的时候,他们是有梦想的,没有了对方,就成了灾难,莱尼会被送进疯人院,而乔治会沦为一般的工人。
虽然每天他们都会面对失败的工作、一整天的劳累和痛苦,但在这之后,他们却能重温这个梦想,那个他们生活的唯一意义。在这个时候,他们觉得自己是不同的,是幸福的:
「在农场干活的人,是世上最孤独的一群人。他们没有家人也不属于任何地方。他们在农场干活,手头上攒了点钱就去城里花个精光……咱们不一样。咱们是有未来的人。咱们还有彼此可以说话,互相关心。」
在乔治看来,别的工人「在号子里烂掉也没人在乎」,而他和莱尼有对方的照顾和陪伴,还有着他们的「美国梦」。
02.
我也以为说不定能行
很多人会把这部《人鼠之间》和稍早菲茨杰拉德(Francis Fitzgerald)的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,以及稍晚理查德·耶茨(Richard Yates)的《革命之路》相比。他们确实有着一些共同点,那就是内部一致的「美国梦」。同时,它们又都描写了梦的破碎。
菲茨杰拉德在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中更多在表现浮华、奢靡生活下的人的迷失,梦渐行渐远,人失去了自己,荣华富贵终究归于尘土。相比之下,《人鼠之间》的梦就很朴素,乔治和莱尼不过是希望能够有一个自己的小小的土地,能够养牛、养猪、养兔子,别无他求。
▲电影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剧照,2013年美国版,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饰演盖茨比。
理查德·耶茨的《革命之路》,与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类似,讲的也是对于远方的追求,它们都在追求遥远、诗意、高不可攀的梦。
在《革命之路》中,耶茨描绘了中产阶级的焦虑和理想,他们的梦想是逃离美国简单、压抑、重复的生活,希望能到巴黎发展,最后因为重重阻碍而失败。
▲电影《革命之路》剧照,2008年美国版,是演员凯特·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第二次合作的作品。
相比之下,《人鼠之间》可以说是三部小说中,最绝望、最粗粝的一部。它不像另外两部小说那样,主人公已经过上了较为良好的生活,已经在追求自我的完整、精神的充盈这些形而上的问题。
在《人鼠之间》中,乔治和莱尼甚至只有十块钱和几个罐头,还要面对时不时地风餐露宿,和郊狼为伴。
他们的要求是最可怜和不起眼的,他们只是想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民。这样一来,他们为理想而做的种种努力和让步,更能感动普通的读者。
乔治把那一整套让他们有勇气忍受生活苦难的理论编成了故事,一个乌托邦式的故事,每天讲给莱尼,给予他们生活以动力,即使所有人都给他们泼冷水,都只不过认为莱尼是个力大无穷的「疯子」,乔治也仍然要讲下去。
乔治到底信不信他们的那个梦呢?在书中,乔治自己分析道:
「我大概从一开始就猜到了。我大概一直都知道,我们是不可能成功的。只是他太喜欢听我讲,搞得我也以为说不定能行。」
可以这么说,乔治最终以为「说不定能行」,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买一个农场了,这全部都出于苦难造成的自我保护意识。苦难使乔治必须去相信有一个梦,哪怕这个梦看起来是不可实现的,至少让他有一个目标,不至于跌入到平庸无望的轮回之中。
梦想能够使苦难中的人暂时忘怀自己的身份,进入到自己为自己设定的身份中,或是回到自然人的自由中。
在《人鼠之间》里,斯坦贝克精心安插了一个与乔治对自己的分析相对应的自我分析,那就是来自农场马厩的黑人。他在自己的屋子里就暂时回到了自然人的自由和尊严之中,忘怀了自己的身份,对白人「主子」出言不逊。而在被恐吓后,他称自己是「一不小心忘记了自己是个黑人。」
这透露出斯坦贝克的思考,他提醒读者,在最苦难、最绝望的时候,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梦,更容易忘怀自己的身份。毕竟,在这种形势下,现实反而是噩梦。
03.
不会再有任何麻烦了
《人鼠之间》就这样将现实世界描绘成了一个噩梦。
小说名「人鼠之间」就是指工人在大萧条下的处境,他们有「鼠」的一面,也有「人」的一面。
「鼠」的一面是指工人生活的卑微,他们容易满足,不敢挑战,战战兢兢。
书中描写的所有配角都是这样,安于自己身份的马厩的黑人,忍受所有人的呼来喝去,可只要回到自己的屋子里,便感到满足,好像有了尊严;农场主的儿媳妇,被人称作「婊子」的风骚女人,满足于勾引男人。其他的人物也都是这样,过着老鼠一样的生活。
▲电影《人鼠之间》剧照,2015年舞台剧版,莱尼和农场主的儿媳妇「柯利的老婆」,她本想勾引莱尼,却被莱尼因恐惧而「不小心」杀死。
而「人」的一面,包含两层意思:一是指书中人物所透露出的真挚的感情。这些底层人,由于身份的低微,生活的贫穷,没有任何虚伪和掩饰。他们都是穷人,没有阶级的差别,就没有了嫉妒和攀比。二是指莱尼所代表的「人性」,他的残缺成了对抗世界的残缺的武器。
在这些生活现实的背后,「人鼠之间」又是对命运的慨叹。斯坦贝克让莱尼有了一个爱好,就是摸老鼠、小狗等毛茸茸的动物,这可以看作是对彭斯的回应。
这些动物所象征的美好,被莱尼「不小心」弄死了,他杀掉了老鼠、小狗,结束了它们「最好的计划」。
在《人鼠之间》中,似乎每个有着理想的人,都成了悲剧。莱尼作为理想的化身和催化剂,他被乔治枪杀了;农场主的儿媳妇,一直后悔自己没有抓住当演员的机会,因此破罐破摔,到处寻找男人倾诉,最后被莱尼误杀了。剩下的人物,如乔治、清洁工和马厩的黑人,最终也都认命,成为标准的「农场干活的人」,失去了理想。
除此之外,斯坦贝克还通过两次枪杀重新加固了「人鼠之间」的联系。第一次是一个工人杀掉了一只白色老狗,另一次则是乔治杀了莱尼。
枪杀老狗是因为那个工人认为它太老了,看不见也听不清,走路踉踉跄跄,而且还散发出臭味,它不适合这个世界了,世界只能让它痛苦。而枪杀莱尼,似乎道理也很相近,他疯癫,愚蠢,单纯,似乎也不适合这个世界。
▲电影《人鼠之间》剧照 1992年美国版,清洁工老坎迪和他的狗,最终他默认了别人枪杀自己的狗。
斯坦贝克于是让它们都死在了「对准后脑勺」的枪下。「对准后脑勺」是为了让他们都毫无痛苦,这是作家的人道主义。
在斯坦贝克的笔下,世界的「适者生存」就是这样,它不容许人有理想,只能容许人像老鼠一样经营自己的窝。如果窝被捣毁,它就需要鼓起勇气重新去建;如果不能适应,它就只能去死,这是作家的现实主义。
斯坦贝克写出了美国大萧条下底层人的绝望,这种绝望不光是表现在像乔治这样,与一个幼稚的「疯子」为伴,从而使自己还有梦想的人身上,它更指向了那些已然失掉梦想的人身上。
那些工人早就不再相信任何翻身的可能,对噩梦般的生活习以为常;这还不够,他们还要浇灭其他人的理想,要让别人也和自己一般平庸。
▲电影《人鼠之间》剧照,2015年舞台剧版,乔治(詹姆斯·弗兰科饰演)与莱尼(克里斯·奥多德饰演)。
在一声枪响过后,莱尼巨大的身体倒下了。斯坦贝克借乔治之手杀了莱尼,那个力气大到能够徒手捏碎人的手和脖子的「巨婴」,因为世界不能容纳他,因为没有人能够照顾他,人们还要忙着照顾好自己。
而看看生命对岸的死亡,反而变得光彩夺目了,就像乔治对莱尼最后说的话那样:
「所有人都会好好地对你。不会再有任何麻烦了,没人会伤害别人,也没人会偷东西。」
而乔治呢?他为莱尼选择了「最好的路」,使他永远不会受伤害,永远不会再闯祸,可他自己却将永远活在落空的「最好的计划」中。
斯坦贝克写出了深刻的人性思考,也为读者提出了尖锐的问题:如果莱尼这样的「善良的人」都不能活下去,那世上剩下的都是什么人呢?这个世界还值不值得活呢?
既然「最好的计划往往落空」,那我们还需要梦想吗?■
春天正是读书天,明白特推出「重读民国大师」读书活动(第一季)。我们挑选出15位民国大师和他们的25本作品,以供大家阅读:
朱自清、鲁迅、胡适、徐志摩、梁启超、朱生豪、郁达夫、萧红、闻一多、陈梦家、周作人、戴望舒、张荫麟、傅雷、老舍。
本次活动由学友共同参与,您既可以「读」,又可以「听」:
📖读:从25本书里,选择一段您愿意读的作品章节,用您本人的声音,以您自己的理解,一字一句,亲身朗读完毕,提交给我们。
📖听:我们会将学友朗读的所有音频择优收集在一起,汇总成音频专栏,再提供给所有学友收听。
对于热爱民国的读者来说,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民国读书人了。重读他们的作品,体味民国精神的灵光,是不是也是您心里暗暗期盼的?
朱自清先生已对您发出了入群邀请,点击下方图片赶紧加入吧~